起底华大创业帮:俊王出走,睿王同行,从华大基因出走的华创与华小
“华十六年,俊王出走,睿王同行,烨宗上位……”
这据称是某位华大内部员工在匿名社交平台“无秘”里写的一篇文言文的开头,描述的是2015年下半年(华大创办第16年)华大所发生的有史以来最大的一场人事地震。
就在华大基因递交IPO申请材料的前夕,华大基因CEO王俊(俊王)、华大科技CEO李英睿(睿王)、华大基因COO吴淳、华大基因CIO黎浩等核心高管层的四位成员,几乎在同一时间从华大离职,王俊离开之后的职务空缺由尹烨(烨宗)接替。
对于这场蹊跷的人事变局,外界甚感惊诧,并引发了关于汪建与王俊的“宫斗”猜测……
离职之后的王俊,随即加入到了基因创业大军中,并迅速成为一颗创客新星。
基因界的华小与华创
2015年10月,深圳碳云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下称“碳云智能”)宣告成立,创办人正是王俊领衔的前述华大离职四高管。
出走的王俊,仅仅是华大离职创业者的其中之一。在中国的基因组学应用行业,华大基因是名副其实的“黄埔军校”。过去数年来,华大的管理层、销售骨干、实验室骨干,如星星之火般向外播撒,几成燎原之势。整个行业的中坚力量,几乎都与华大有着或近或远的渊源。
在这个行业里,几乎所有稍具知名度与影响力的企业,皆由华大离职者创办。由于华大离职创业的人为数众多,这个群体被外界冠名以华小及华创。
新财富根据公开资料整理了一份华大离职高管创业名录,这份不完全名单涉及20余人、近20家企业(附表)。
整体而言,这份离职创业名录呈现出如下一些特征。
其一,华小与华创们的创业方向,涵盖了科研测序、无创产前检测、个人基因组、肿瘤基因组、微生物基因组、基因大数据、设备器械等基因组学应用的所有细分领域。
其二,从离职者身份来看,最大比例的创业者系原华大科技(即华大基因科研服务事业部)高管。主要原因是,科研测序业务是华大基因最早成熟的业务,同时也是后续发展不及预期的业务,因而离职者众。而且,其创业方向也是科研测序占比最大。
其三,从创业时间来看,最早始发于2009年,当年有健海生物(该公司情况有点特殊,来自于华大的联合创始人罗龙海,并不是在2009年创办之初加入的,而是2015年前后带着项目和融资,以联合创始人身份加入的)、百迈克两家华创类公司宣告成立。而最大一波创业潮则出现在2014及2015年,这两个年度离职创业的华创与华小,超过历年累计数量的一半。
其四,从融资情况来看,该等创业企业有近乎一半获得至少一轮的股权融资,有的有公开披露融资金额,有的则未披露金额。
这些羽翼日渐丰满的华小及华创们,已汇聚起不容小觑的市场竞争势能,部分项目在估值及市场份额上都有不俗表现。
“俊王”出走
王俊的离职创业,标志着其在华大基因“二号人物”地位的终结。
在华大内部员工眼里,王俊并不算是职业经理人,而是地位仅稍低于汪建而远高于其他员工的联合创始人。“汪建是大老板,王俊是小老板,基本这么默认。可以这么说,王俊在BGI(华大基因英文缩写)永远仅次于汪老板,不管他具体头衔是什么。”
在华大基因创办初期,还寄身在中科院体系内之时,身为华大创始人之一的杨焕明相中了还在北大读生物学研究生的王俊,并把他拉来一同创业。年轻的王俊把握住了机会。
“王俊当时就表现出超人的能力以及求知欲,之前有听(领导)回顾说,还在中科院的时候,看到杨祖宗(华大内部对杨焕明的雅称)同汪老板讨论啥,王俊都会很直接求老板告诉他,他做学生时就表现得非常主动”。华大内部人士向新财富透露。
王俊的才能在华大内部公认“是汪老板之后最优秀的”。且不说被外界反复说道的,主持项目、在国际顶级期刊发表论文之事,还有两个鲜活的事例可做脚注。
据称,华大开发出无创产前DNA检测这一产品,这个想法的源头即来自王俊。“孕妇外周血含有胎儿游离DNA片段,这个是香港中文大学Dennis LO(卢煜明)发现的。但是,其实,用测序仪去测这个外周血,是王俊提的。于是,加紧做研发,出数据,然后申请算法专利”。王俊的研发设想以及行动上的推进,最终孕育出了一个极具市场前景的产品,并且成为了华大基因目前的两大核心业务之一。
另一个标志性的事例是,华大对纳斯达克上市公司CG的私有化收购,“是王俊谈的,(华大)花的最大一笔钱”。这个收购的完成,使得华大获得了为数不少的专利,具备了自主生产测序仪的能力。华大内部人士表示:“基于CG技术的BGIseq500腾空出世,秒杀其他国产仪器。虽然目前比不上Illumina, 但一般企事业单位采购仪器的时候,会有进口仪器额度控制,国产有很好的,会优先买国产仪器。”
在CG公司收购估价上,王俊又一次显示其精准的判断力。“华大购买CG公司,当时定预估的收购价,是王俊确认的,最后与核算师评估的最优收购价竟然相差无几,王俊对这个也很自豪。”
王俊因为其出色的才能及战略眼光,深得汪建的信任与器重。
杨焕明当选中科院院士之后,逐渐淡出了华大基因的经营业务,王俊的地位随之逐步强化,已不再是一个职场意义的职业经理人的身份,久而久之便在华大内部形成了“汪建大老板、王俊小老板”的身份认知。
虽说王俊与汪建大部分时候能保持意见一致,但也有产生分歧的时候。华大内部人士称:“早些时间,汪老板一直要搞片区化,就是到处都有华大,北京华大、天津华大、云南华大这样,片区老总都是汪老板点的人。而王俊则是要纵向管理。所以后来,比如在武汉的销售,其实属于BGI深圳总部分派到武汉的,价格权都在深圳总部。武汉的片区老大,是管不到具体的销售、业绩的。但是有时候片区老总又有当地区域所有业务的管辖权,比如武汉的销售团队又需要向武汉片区老大汇报。一会儿这一会儿那的,总之看总体博弈,看谁当时拿到话语权。”
2015年7月,王俊辞去华大基因研究院院长、股份公司CEO职务。当时华大的官方解释是,由王俊主导组建以人工智能为核心、关注前瞻性业务发展的新业务机构。但是3个月之后,外界获得的消息却是,王俊离开华大,创办碳云智能。王俊的出走,显得分外突然。
“路线之争”
由于王俊持有华大基因的股份,有竞业禁止的约束,不得与华大基因同业竞争,因而其领衔创办的碳云智能,业务方向为建立一个基因大数据平台,运用人工智能技术处理这些数据,帮助人们做健康管理。
据称,王俊的这个创业方向,也是其在华大基因时期与汪建存在“路线之争”的一个体现。
汪建主张的华大,是横向的全面出击与纵向的全产业链。横向上体现为:基础研究(华大研究院)、社会责任(国家基因库)、科技服务(原华大科技)、医学检测(原华大医学)、个人健康(原华大健康)、农业育种(华大农业、华大小米、华大水产)、基因工程(原华大方舟)、生物科技创投(蓝色彩虹),甚至创新人才培养(华大学院);纵向上体现为:仪器制造(收购CG)、试剂研发(华大制造)、测序生产、信息解读、技术转化、产品推广等一系列环节。所以,汪建的想法是要纵横通吃。在商业模式上,汪建擅长于B2B或B2G(广义的Government,包括政府、研究机构、医院等公务机构)模式,而并不重视2C模式。
而王俊作为一个技术骨干出身的领导者,其“理想”的方向和汪建并不相同。王俊执掌华大的年份中,测序产业开始加速发展,各路华小与华创如雨后春笋般冒出,与华大分食市场,且趋势不可逆。王俊可能意识到垄断完整的产业链是不现实的,因而需要和产业链其他参与方一起通力合作。他在华大基因力主的云计算平台BGI-Online的开发,就是这种思维的体现。BGI-Online的终极模式,有可能演化成合作开放平台,吸引开发者、其他生物信息服务商入驻,再由入驻平台的分析商向终端用户提供科技服务或健康服务。这相当于B2B2B或B2B2C模式,类似于淘宝、天猫的“平台”角色。
由于汪建的“产业链化”+“2B、2G模式”,和王俊的“平台化”+“互联网”+“2C模式”,在根本路线上有所不兼容,一个企业不能有两个截然不同的前进方向,王俊的出走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王俊创办的碳云智能,实际正是在践行其“平台化”+“互联网”+“2C模式”之理念。这家成立不足半年的新生企业,于2016年4月初即宣告获得10亿元融资,企业整体估值达到65亿元。由此看来,王俊团队在资本圈的影响力与号召力不容小觑。
测序强人李瑞强
在华创群体中,另一个出类拔萃者便是李瑞强。
李瑞强,1979年生,本科就读于东南大学应用物理学专业,2002年本科毕业即加入了华大基因,从事基因组与生物信息学研究。期间于2004年在英国Sanger 基因组中心访问学习,2010年获得丹麦哥本哈根大学生物学博士学位。
李瑞强加入华大基因之后,从生物信息研究部的普通程序员干起,之后一路升任组长、主任,最后做到了科研服务事业部总裁兼公司副总裁。
据称李瑞强在基因测序界有“绝世武林高手”之美名,且在科研测序领域拥有强大的影响力。他在华大基因任职期间,先后参与或主持了水稻基因组图、家蚕基因组图、黄瓜基因组、大熊猫基因组、马铃薯基因组等多项基因组计划。并且,围绕着这些研究成果,在国际著名学术杂志《Science(科学)》和《Nature(自然)》及其子刊发表了18篇科学论文。华大内部有一种传言称,当年李瑞强由于才能超群,让王俊感受到某种压力。
2010年末2011年初,在科研服务事业部负责人(华大科技总裁)的任上,据称因与上司王俊产生分歧,李瑞强遂另立门户,创办了北京诺禾致源生物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下称“诺禾致源”),并从华大基因带走了蒋智、吴俊、周广宇、田仕林、李艳萍、闫军、刘文彬、曹志生等一批骨干员工。
诺禾致源成立之后,很多科研测序客户都是冲着李瑞强的个人实力去的。对于这些机构,如果能够与李瑞强合作完成测序,并在国际顶级学术期刊联名发表科研成果论文,对提升自身的学术地位将相当有利。四川农业大学委托给诺禾致源的藏猪基因组测序研究,核心成果就形成论文《比较基因组学鉴定藏猪和家猪的自然和人工选择》,并最终刊发于《自然》子刊《自然·遗传》。
也正因如此,诺禾致源在科研测序领域风生水起,做到了国内市场占有率第一,成为华大的有力竞争对手。有内部监测数据显示,2015年国内科研测序市场份额,诺禾致源以25.5%的占比,微超华大基因的25%。同年,诺禾致源获得国家开发投资公司旗下PE国投创新的首轮投资,金额不详。
华创先驱高扬
除了在科研测序领域对华大构成强大威胁的诺禾致源,在医疗测序领域,华大基因同样面临贝瑞和康的强势竞争。而贝瑞和康的联合创始人高扬,系原华大健康总经理;董事蔡大庆,系原华大健康CFO;另一名股东任媛媛,曾任华大健康测序部门经理。
成立于2010年的贝瑞和康,由曾任Illumina亚太区负责人的周代星与高扬共同创办。携团队离职创业的高扬,基本可以算是华创群体的先驱。当年高扬执掌的华大健康,正是华大医学的前身。换句话说,高扬几乎是全程参与了日后华大医学主营业务—无创产前检测—的筹备与启动。
而当时任Illumina亚太区总裁的周代星—正是将Illumina公司二代测序仪卖给华大的人—同样看到了基因检测在医学领域的前景,于是他果断游说高扬出来共同创业。周代星能解决仪器供应问题,而高扬拥有技术及运营经验,因而双方一拍即合。
贝瑞和康与华大医学一样,主攻医疗测序市场,其在无创产前检测领域的起步几乎同步于华大医学,因而其在该领域的市场份额也是紧跟华大。
由于贝瑞和康起步早,其甚至比华大还先实现与资本的联姻。2011年9月,贝瑞和康完成首轮融资,投资方为君联资本;2013年9月又完成第二轮融资,投资方除了首轮的君联资本,还包括博裕资本及启明创投。
华小“围攻”下的路径选择
身为黄埔军校的华大,培养了为数众多的华小与华创,而随着这波后起之秀群起蚕食市场,华大自身也开始出现后劲不足、增长趋缓的迹象。
在此背景之下,汪建与王俊的“路线差异”,越发凸显出华大面临战略性拷问:该向何处去?
是该继续坚持汪建的理念,做跟“基因”有关的所有领域的强者,成为各个细分产业链的霸主,最后成为赢家通吃的独角兽;还是采纳王俊的理念,主导各方共同建设一个基因大生态圈,并成为平台的领导者与游戏规则制定者?
汪建的路线看起来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但是跋涉的难度日益提高。王俊的路线看起来达成目标相对容易实现,但如何落地实施,一切都需要摸着石头过河,平台化模式短期内能有多少行业参与方捧场还是个谜,更大的困难还在于2C端的用户培养。
实际上,从行业发展的角度而言,这不仅是华大需要思索的问题,也是华大创业帮们需要思考的问题。否则,整个行业将陷入到无休止的恶性竞争之中。
(信息来源:投融资)
上一篇:详解天使、预种子轮和种子轮投资,看早期投资的全新融资环境
下一篇:当前医药新政下,谁会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