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解读产业动态新药开发产业园区
威斯腾资讯
最新科研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威斯腾资讯 > 威斯腾资讯 > 最新科研

德勤最新报告:一个新药平均成本$15.4亿,耗时14年

距离2016年收关只剩下最后2周时间了,FDA批准的新药数量却只有20个,还不到去年45个新药的一半。

191522402804.jpg

据德勤会计事务所最新发布的一份研究报告,对12家大型制药企业的持续追踪结果显示,制药巨头的研发效率仍很低迷,投资回报率从2010年的10.1%下降至今年的3.7%。而且更严峻的是,制药巨头的管线中处于后期阶段的药物不足,意味着FDA在未来几年批准的新药数量仍可能会保持在较低水平。

 

191523208718.jpg

来源:Deloitte 2016

 

与此同时,研发一个新药的平均成本已经从低于12亿美元增长至15.4亿美元,而且需要耗时14年才能推出一个新药。中小型生物制药公司的研发效率也开始下降,投资回报率从2013年的17.4%下降至今年的9.9%,不过仍是大型公司的3倍左右。

 

德勤合伙人之一Colin Terry介绍说:“制药行业投资回报率下降的主要原因是近几年上市的新药不能像以前一样卖到很好的价格。价格问题是制药行业面临的最大挑战。大多数制药公司尽管也在持续推出新药,但想达到过去那样历史销售峰值已经很困难了。”

 

实际上,新上市药物的平均销售峰值在今年只有3.94亿美元,远低于2010年的8.16亿美元,平均逐年下降11%。换句话说,制药公司目前研发投入巨大,却不能实现对等的回报。所以,现在的问题关键不是制药公司缺少开发新药的动力或者资金投入,而是研发效率低下。大型制药公司解决这个问题的一个好办法或许是采取“think small, win big”的策略,专注于自己的核心优势领域。

 

这一趋势在近两年已经体现得越来越明显。比如GSK打包出售肿瘤产品,BMS先后打包出售了糖尿病和艾滋病资产。解决这个问题的另一个方法就是并购,从外部引起产品,扩充管线。这也是大型制药公司比较喜欢的一种模式。下图就很好体现了大型制药公司对待内部研发的不同态度。

 

191523362801.jpg

 

来源: Leon Markovitz, dadaviz

 

因为大型制药公司当前管线中处于后期的产品大多是2000s末引进的,已经到了需要更新管线的时候,可以预见,2017年从外部引进创新药物或交易并购的活动将会更加频繁。

来源:医药魔方


上一篇:Cell重磅证据:“神药”二甲双胍“抗癌之谜”被破解!

下一篇:新证据!阿司匹林可减缓结肠癌、胰腺癌细胞扩散

<<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