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解读产业动态新药开发产业园区
威斯腾资讯
最新科研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威斯腾资讯 > 威斯腾资讯 > 最新科研

不能容忍别人吃东西的声音?不是矫情而是病!

图片6.png

在日常生活中,许多人都面临过这样的问题——对于某种特定声音有着强烈的憎恶感,这种症状被称为“恐音症”。近日,纽卡斯尔大学的研究小组发表于Current Biology上的一项研究阐述了恐音症的生理基础。研究人员首次发现,恐音症患者大脑额叶结构存在明显变化,大脑活动也发生改变。

手指擦玻璃的声音,汤匙刮碗的声音,吸鼻涕声,吃饭时咀嚼声,仅仅看到这些描述,有些人就已经感到烦躁不安了。在日常生活中,许多人都面临过这样的问题——对于某种特定声音有着强烈的憎恶感,这种症状被称为“恐音症”(Misophonia)。更有甚者,连别人呼吸声都无法忍受。近日,纽卡斯尔大学的研究小组发表于Current Biology上的一项研究阐述了恐音症的生理基础。这些令人不愉快的“触发声音”能够立即引起强烈的“战斗或逃跑”(fight or flight)生理反应。研究人员首次发现,恐音症患者大脑额叶结构存在明显变化,大脑活动也发生改变。

恐音症患者存在生理差异

脑成像显示,患有该病症的人在情绪控制机制中存在异常,这导致他们在听到触发声音时,大脑过度活化。研究人员还发现,这种大脑活动的差异来源于额叶的不同连接模式。这通常负责抑制对声音的异常反应。此外,在恐音症患者中,触发声音引起高度生理反应,包括心率加快和出汗。

来自纽卡斯尔大学神经科学研究所和伦敦大学学院(UCL)的神经影像中心的Sukhbinder Kumar博士领导了这项研究。他说:“对于许多恐音症患者来说,这将是一个值得高兴的消息,因为我们首次证明了恐音症患者脑结构和功能的差异。”

“恐音症患者具有十分相似的临床特征,然而这种综合征在目前的临床诊断方案中没有得到认可。这项研究证实了恐音症患者关键的脑部变化,为说服那些怀疑恐音症是否算一种疾病的医疗人员提供了新证据。”

恐音症患者额叶结构存在明显变化

使用磁共振成像(MRI)进行的脑扫描,团队揭示了恐音症患者的大脑半球之间的额叶的生理差异——腹内侧前额叶皮层(vmPFC)的灰质中具有更高的髓鞘形成。

该研究还使用功能磁共振成像测量的恐音症患者和正常人在听到一系列声音时的大脑活动,例如:

中性的声音:雨声,繁忙的咖啡馆,水壶沸腾。

令人不快的声音:婴儿哭泣,尖叫。

触发(恐音症)声音:呼吸声,咀嚼。

研究显示额叶区域和前岛叶皮质(AIC)的区域之间的连接异常。AIC参与处理情绪及整合来自身体和外界的信号,与多个功能区域密切相关,比如海马、嗅球、听觉区域等。

恐音症患者大脑活动发生改变

当触发声音出现时,恐音症患者两个脑区活动都出现上升,而在正常人中,只有AIC中活动上升,额叶区域中活动下降。研究人员认为这反映了额叶和AIC之间的控制机制的异常。

纽卡斯尔大学和UCL认知神经病教授Tim Griffiths补充说:“我希望这能使患者安心,我曾经也怀疑恐音症是否算病,直到我们发现这些患者都有极其相似的生理症状。”

“我们通过恐音症中大脑调控机制的差异有证据建立疾病基础,这将进一步指导治疗操作,并鼓励在其他异常情绪反应相关疾病中寻找类似的机制。”

对于Kumar博士而言,这项研究为未来的治疗提供了可能性:“我的希望是确定触发恐音症声音的大脑特征——这些特征可以用于治疗,例如神经反馈,人们可以通过查看大脑活动类型自我调节他们对声音的反应。”

参考资料:

Wired for sound: Enraging noises caused by brain connection overdrive

The Brain Basis for Misophonia

来源:生物探索

 


上一篇:生物3D打印步入应用期:加速融入产业,助力智能制造

下一篇:Cell:利用CRISPR绘制癌细胞必要基因图谱

<<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