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公司如何估值
英国《金融时报》曾对企业估值有过这样的评论:“世界最聪明的人,配备有最快的电脑和最庞大的数据库,在确定一样东西的价值时,还要经过不断的讨论,最终也只能像赌徒一样给出一个可能的价格”。
早期创业公司,尤其是还没有成型的、没有现金流的公司的估值,实在很难确定一个估值的标准。为了给初创企业一个合理的估值,对于创业者和VC都是一门艺术,天使投资人或投资机构在对一个企业的价值进行评估的时候都会遵循一定的方式或方法。
绝对估值和相对估值
从投资人角度判断创业公司估值,方法大致可分为两类:一是相对估值;二是绝对估值。
所谓相对估值,就是用市场上类似的公司与创业公司做对比,从而给出创业公司一个估值。
从某种角度上看,相对估值法是经济学供求关系原理的一种应用拓展。不难理解,创业项目在冷门、偏门领域,项目找不到“相对估值”对象,这种情况下就容易对投资者形成吸引力,特别是如果你能有一定的行业壁垒,那么就有可能将企业的估值最大化。同理,如果你处于一个竞争激烈的行业,同行业可比较的公司多,那么你的创业项目就难以获得良好的报价。
如果投资人用“绝对估值”方法来评估创业者则更加严谨,需要根据净利润、销售额等数据指标,通过搭建模型来预测企业未来的发展。资深投资人在使用绝对估值法时,就是通过专注研究企业的未来现金流,然后再回过来折算它现在的价值,从而给出创业企业的估值。需要再三强调的是,绝对估值法是以公司未来发展为基础进行分析的结果,并不受市场情绪波动的影响。
行业属性
对于创业企业的估值,并没有严格的标准。但不同行业在估值逻辑和方法上显然有着巨大的差异。
重资产型企业(已传统制造业为主):偏重于净资产估值方式;
轻资产型企业(餐饮服务业):以盈利估值方式为主;
互联网领域(平台公司):以用户数、点击数和市场占有率为估值考量;
高新技术企业(新型行业):已市场前景考量;
不难理解为什么很多传统制造业的创业者都愿意“互联网+”,因为这样更易获得投资者的青睐。当然,生拉硬拽与互联网或高科技取得关联,有时恰恰会使投资人对你的项目产生怀疑,适得其反。
企业估值技巧
对创业公司的估值不是简单的财务数据计算,在商业社会,市场竞争激烈,行情瞬息万变,行业市场、公司的战略方向、竞争环境、以及公司自我管理和经营能力都有可能发生改变,静态估值无法准确反映企业未来的价值。因此,创业公司的估值往往都是在创业者与投资人的博弈间产生。但天使投资人或投资机构在对一个企业的价值进行评估的时候往往都会遵循一定的方式或技巧。
投资人往往会考虑一下事项:
(1)公司所处行业近期的整体财务状况,包括公司收入、现金流量或者净收益倍数
(2)公司所处行业内近期发生的收购兼并交易,包括交易收入、现金流量或净收益倍数
(3)根据公司的预测现金流所得到的贴现现金流分析
公司估值的指标很多,而且就算是同一个行业内也会与相当大的差异。预测收入的增长,通常是公司估值的重中之重。如果公司目前还没有收入的话,也可以把收入归集在公司的长期发展,收益倍数,或者其他可用的度量标准上。而对于那些已经步入正轨的公司来说,收入倍数通常会在0.5到1倍的范围之间,高科技公司的估值倍数范围是在1倍到3倍之间,只有极少数增长迅猛的公司会达到10被估值这个级别。
这也只是目前为止一些可评估的标准而已。如果公司没有收入的话,除非是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特批的生物高科技公司,或者是可迅速在市场上占领份额的新兴移动软件,在其他人还没有这样的先例之前,要想以估值的价格为公司融资其实是非常艰难的。因此,只有当投资人认为公司最初的理念已经得到了验证,才会真正吸引让他们把钱投进去。
确定企业的估值的确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无论对于创业者,还是投资人,都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