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解读产业动态新药开发产业园区
威斯腾资讯
行业动态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威斯腾资讯 > 威斯腾资讯 > 行业动态

Onkure A轮融资700万美元 专注固态肿瘤抑制剂开发

Onkure A轮融资700万美元 专注固态肿瘤抑制剂开发.jpg

专注于表观遗传学药物开发的OnKure Inc.已于近期完成了A轮超700万美元融资,德联资本领投OnKure创始人Anthony D. Piscopio说,本轮融资将主要用于现有产品线的研发,目标包括推进临床前试验并向FDA提交新药临床研究申请。

Crunchbase资料显示,OnKure创立于2011年,在2013年和2015年分别获得两轮融资。OnKure专注于开发HDAC(组蛋白去乙酰化酶)靶点抑制剂, 并且采用的是中、美两地运营模式,主要研发平台设在美国。Anthony表示,之所以这么做,因为美国具有全球最完善和先进的医药生态体系,未来通过中国的运营协同,可以用全球创新的产品来撬动中国市场。同时,因为中国已经有比较完善的CRO和临床体系,而且人力成本相对低廉,所以这种运营模式可以保持公司研发产品的创新能力,同时也可以最大化地降低成本。

OnKure创始团队实力不凡。创始人Anthony1992年开始从事药物研究,在辉瑞公司担任资深研究科学家长达4年,在创立OnKure之前,联合创始过三家医药相关公司。值得注意的是,团队内还有两名中国人,分别是吴彦卓博士和刘学东教授。吴彦卓担任中国区总经理,是科罗拉多大学肿瘤生物学终身教授,曾在双鹭药业任职。刘学东教授是联合创始人,现为科罗拉多大学肿瘤生物学终身教授,拥有丰富的分子生物学经验,为团队注入另一针强心剂。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院长、国家癌症中心主任、中国科学院郝捷院士曾经公布了这样一组数据:世界癌症平均发病率为182.3/10万,而中国癌症发病率占全球的22%,位居全球第一。自1973年开始,不论男女,恶性肿瘤死亡率均逐渐升高。

Anthony介绍,现有肿瘤免疫疗法包括CIK还有CAR-TPD-1等多种,而且是开创性的,PD-1/L1抑制剂被称为目前市面上的“癌症神药”,占据超过80亿美元的市场。这类抑制剂虽然应答比较持久,但是应答率不高,但是普遍应答率低于30%,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就是肿瘤的免疫逃逸,如果能够帮助PD-1/L1抗体使得更多的肿瘤细胞被识别,就有可能增加PD-1/L1抗体的应答率

Anthony表示,基于此,OnKure开发了核心产品表观遗传学药物OKI-179,它是一个选择性的HDAC靶点抑制剂。根据目前的数据和研究进展,OKI-179可以调节免疫系统,临床前数据已经显示OKI-179可以明显提升PD-1/L1抑制剂的应答率。

据介绍,OnKure还有三个非选择性的HDAC抑制剂获得批准,同时也有一个选择性的HDAC抑制剂罗米地辛被FDA批准用于治疗外周T细胞淋巴瘤和皮肤T细胞淋巴瘤,这类靶点的优点在于成药性问题不大,成药性风险小。

国际上,已有其他公司研发出提升PD-1/L1抑制剂的应答率的产品,并且取得了良好的疗效,这给OnKure提供了前期借鉴。据公开报道,国外已经上市的PD-1/L1药有四种,分别是辉瑞与德国默克公司共同研发的Bavencio、默沙东的PD-1抑制剂KeytrudaBMSPD-1抑制剂Opdivo,以及罗氏的PD-L1抑制剂Tecentriq

与他们不同的是,以上已上市的抑制剂都是针对液态肿瘤,而据Anthony介绍,OnKure公司致力于研发的是针对固态肿瘤的抑制剂“这对于OnKure本身来说意义十分有意义,研发一旦获得了突破性进展,对于制药行业来说是一大跨越。”

Anthony说,OnKure计划在2018年中或下半年向FDACFDA提交临床试验申请,未来会保留肿瘤的适应症,通过加强合作去开发新的适应症。

OnKure的产品最终不只有上市一条路,但由于港股上市制度的改革,我们十分看好生物制药企业在香港IPO的大环境,未来不排除会向这一方向发展。”

 

上一篇:研究: 寨卡病毒可杀死癌细胞治愈脑瘤

下一篇:郭广昌:复星仍寻求全球投资标的

<< 返回